校長室頁面
廖玉枝校長
專線電話:25814189 分機:25814191#201 EMAIL:re1316@tc.edu.tw
|
|
夢有多大. 根就要扎得深 我帶領師生用願景、課程、環境「發聲」,突顯學校的生命力與價值。教育不是綜藝活動,必須以課程來展現學校的作為, 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著力於課程及理念深耕,藉此傳達「未來優質的世界公民」所發展的軟實力。 我也以這樣的信念與大家一起分享推動,我們必須想方設法鼓勵所有孩子都有機會爭取肯定與站上屬於他天賦的舞台。 以辦理英語歌謠比賽為例,我們鼓勵所有想參與的小孩都可以來參加,無論英語發音如何,只要孩子有意願,我們一定要給機會, UCLA 的音樂教育志工夥伴和我多次討論,也秉持這種精神帶領孩子學習,一個月後,成果呈現,令人驚艷!孩子臉上綻放的自信, 我永遠忘不了。甚至,對於特教班的孩子,我更是心疼,但是特教班的孩子需要的並不只是不捨與心疼,他們更需要的是學習、成長與協助, 並且我感謝這些孩子教導我們幸福與知足的滋味。 因此,我非常珍惜為了孩子積極努力的老師,當然對於還需要再強化教學專業能力與教育信念的老師, 我也持續給予協助、關懷與叮嚀。孩子的青春歲月不可以被蹉跎,我們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也了解各位家長的心情,我會帶領老師們為了孩子全力以赴,請大家和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我們是教育合夥人、 是夥伴、我們要一起努力,因為「我相信沒有一個學校可以把你們的孩子照顧的比我們更好」。多年以來, 我堅守著對家長的承諾。我常和老師們共勉為師則強,帶學生就要有信心和氣魄,對待每一個孩子都要有高度的期待, 我們的心決定我們所看見的,我們是要帶孩子學習作夢的人。 在任內給學校留下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套制度、一批好老師,是我當校長以來的出發點和目標。這幾年,我不斷讓自己停下來反省、 檢視我們的學校每一處是否蘊含文化,每一處是否彰顯憧憬,每一處是否滲透快樂,每一處是否表達友善,每一處是否傳遞激勵, 我希望透過自己的省視能給學校留下一種精神與文化。 |
|
一個鄉下孩子的教育大夢
我認為: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一個歷程;我期許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份禮物;並用夢想啟動下一個夢想。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代表人生旅程的圖騰;有時候是一首歌,或是一個場景,甚至是一個貴人。我是一位在鄉下長大的小孩,從小在屏東長大。 就學階段,從當地學生都不想就讀的公立國中畢業,我看到鄉下孩子草根性的一面;高中時期,懵懂中進入了菁英班級,我第一次感到學習的恐懼, 從跟不上都市成長的菁英學生,到調整學習腳步,展現鄉下小孩強韌的學習力,到了高中二年級,我才適應激烈的升學競爭。幸運的,在高中畢業後, 我順利進入台灣師大就讀,而後進入教育界服務。這一段學習之路看似順利,卻是一個鄉下孩子力爭上游的搏鬥史,對我而言則是充滿驚嘆號與感恩之心, 我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歷程,我一直感謝這些曾經出現在生命旅程中的挫折以及人物,讓我有一些故事可以說,雖不至於可歌可泣,在某種程度也代表台灣孩子的成長故事。 因此,我有一個心願,而且每天都期許自己:在教育界服務的每一天,我都要充滿歡喜心以我的專業能力以及國家所賦予我的位置職權,盡我所能,協助我的夥伴, 包含了老師、家長,並且與他們一起陪伴、守護孩子共同成長。 我的教育信念身為學校領導者,有許多作決定的時刻,但我很少感到 一、學生是學校一切考量的主體 < 思考一>從老師的角度:有些麻煩 < 思考二>從學生的角度:需要強化媒體識讀與閱讀力<思考三>從社區特性與家長角度:期望可以<思考四>從學校角度: 應該做。往往,從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漸漸養成了以學生受教權來思考的心智模式。 作為一位老師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善良且堅定的心,並且擅長教學的方法,相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道理。我發現, 人格特質可以透過關係的建立來互相影響;教學的專業,透過學習、觀摩日益精進。我們必須為孩子的青春歲月負責,在適當的時間與適當的教學內容給予孩子應有的養分, 我們努力去達成。 並且給予適當的支持協助與陪伴。教育是一個陪伴生命成長的過程,孩子需要精神帶領心靈,也需要用課程豐富學習,在寶貴的青春歲月中累積人生的經驗值。 因此唯有以學校為中心,將社區與家庭力量連結凝聚才有可能達到過去的影響力。學校可以是社區與家長教育的場域,帶領家長觀念與社區文化提升, 讓家庭與社區及學校共同守護孩子的成長。 |
|
壹.學歷 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校長(1030801-1100731) 參.教育信念 伍.重要簡歷 一、審查委員
二、課程領導暨教師專業社群工作
三、擔任教育部與教育局推動之任務工作
四、主持與講座
五、榮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