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史沿革

 

 

學校簡史

 

 本校為臺中市石岡區唯一一所國民中學,也是教育部偏遠學校。創校於民國五十五年八月,歷經多位校長帶領,
厚植學校辦學根基。八十八年秋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石岡重創,全校師生戮力同心重新站起,於最短時間內完成校
舍補強,並結合各方社會團體與教育單位舉辦各式活動,全力協助學生及鄉親之心靈復健。

 民國九十年九月林寶琴校長接掌本校,積極帶領工作團隊,在改善教學環境之同時,並提倡溫文有禮、樂觀進取
的校園文化,以德育為重五育並進的理念,重視學生的適性發展,推展創新教學九年一貫課程之興革措施,推動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提昇教師專業知能,持續改善教學設備提昇升教學品質,使學校成為學生樂於學習的教育園
地,頻獲全縣及全國性殊榮:學校之校徽及校歌也配合時代發展,修創完竣,期待每一為學生朝學校願景「優質
石中人,領航新世紀」邁進。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吳俊德校長接任,繼續推展校務,積極美化學校環境,改善教學設備,持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評鑑,加強品德教育;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由鄭清埄校長接任,積極策劃各種藝文活動、舉辦音樂會、開設太鼓
隊、創立石鼓素人做好藝術深耕的工作,與日本鳥取縣三朝中學、韓國釜山大邱市永信中學簽訂姊妹校,推動國
際文化教育交流,讓本校接軌世界,擴大學生視野。

民國一百一十年八月,由廖玉枝校長接任,引進多項教育資源,全力推動閱讀教育及國際教育與學校本位課程。
申請外師入校進行全英語教學,推動學校國際化及國際教育課程、雙語課程、國際交流及英語姊妹校校計畫提升
學生國際移動力;連結石岡區農會及在地產業資源,成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職探中心,以在地文化、物產、社會
經濟及國際化,完成核心素養學校本位課程。

歷任校長苦心策劃,教職員工通力合作及地方仕紳、學生家長熱心協助,學校環境幽雅,教師教學認真,學生求
學意願高昂,春風化雨,弦歌不輟,持續為石岡區作育英才之勝地。

 

 

學校特色

 

石岡國中南倚新社山,北望大甲溪,東北遠眺大雪山群峰,風景秀麗、形勢優美。近處有東豐綠廊自行車道;加
以電火圳生態步道與八寶圳腰繞山前,山後原生林四季如茵,苦楝與菩提光影交錯,五色鳥、畫眉巧囀不絕,鳶
鷹翱翔逡巡於天際校園周遭生態資源豐富。

 本校位處臺中市傳統農業地區,為客家文化保存的重點鄉鎮,新移民及原住民學生比例超過25%,雖然地處偏鄉
,但我們堅信透過教育的力量,能帶領著學生傳承客家的美好文化,發揚在地農業的價值,並透過多元文化的刺
激,協助石岡學子找回故鄉的歸屬感。

 正因為社區的教育不利因素與市區學校相比甚大,石岡國中積極協助學生爭取教育資源,期盼弭平城鄉之差距。
學校透過發展校本彈性課程,包含閱讀、在地走讀、產業探究,提供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獲得核心素養的學習,有
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力;透過教育局資源申辦職探中心計畫,連結在地產業,融入在地創生與國際交流課程,連結
學生與在地的情感交流,找回社區的歸屬感;並申請教育部多項計畫-國際教育 SIEP 計畫、雙語教學計畫、姊
妹校互惠計畫、前瞻外師計畫,讓學生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開口說英語,並配合本土語推動政策,積極推動客語
、閩南語及原住民語的情境式教學,讓校園成為一個小型國際化社會。自民國104年起與日本及韓國兩所姐妹校交
流至今,期間多次進行校際實體交流,於新冠疫情期間姊妹校友誼仍然透過網路線上交流持續著,今年(112年)亦
已恢復姊妹校間的互訪活動,並於民國111年起增加與美國加州紅木學校的交流,相信藉由校園國際教育的推動能
引導石岡學子更具備國際行動力,擁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能有效銜接未來的國際公民生活。

 地處偏鄉、文化刺激不利,讓石岡的師生們更努力、更有動力的想透過教育翻轉偏鄉,讓大家都能看見石岡的美
好、讓石岡的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夢想。